聚焦两会(6):贵州样本:一个内陆省份的开放与变革启示丨区域大变革
2017年将是攻坚砥砺的一年,京津冀协同发展、一带一路、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大战略都已奠定良好开局,并行至关键的“中盘”之年。
方塘智库长期聚焦区域战略、文化旅游、城市治理等领域研究,在全国“两会”背景下,推出“聚焦两会——棋至中盘,砥砺前行”系列研究文章,针对方塘智库所关注的战略关键词、重点产业、重点省域等进行研究解读,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家之言。本篇为第六篇。
文丨宋彦成(方塘智库文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)
“改革是贵州的必由之路。”3月6日,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,贵州以改革为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贵州省GDP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,并于2015年GDP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,同比增速为13.34%。到了2016年,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734.43亿元,同比增长10.5%,增速高于全国6.7%的增速3.8个百分点,继续位居全国前列。
鉴于贵州既往以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示人,那么为何在近年猛然狂飙突进?在举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,贵州手中有什么牌?其机遇何在?其所倚赖的经济模式为何?
“多彩贵州”
在方塘智库看来,贵州的弯道超车,与其内陆开放下的产业重塑和升级密切关系。在互联网、大交通与内陆开放时代,贵州纵然身为西部省份,但是凭借内陆开放的机遇以及现代科技突破地域藩篱,再以发展大数据、大旅游、大生态,打造“多彩贵州”这一省域旅游品牌,在全国范围内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1内陆开放倒逼体制改革
贵州向来以“地无三里平,天无三日晴”的外部描述著称,僻处西南边疆,所领国土系属连片贫困地区,第一、二产业基础薄弱,经济滞后。不过,好在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0℃~20℃之间,加之山水秀丽,成为观光游览越冬避暑胜地,有“山地公园省”之称。此外,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,仅次于云南与新疆少数民族成分数量,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厚重。
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
但是,既往的交通不便等因素,成为贵州向内向外发展的瓶颈。不过,2014年以来,贵广高铁与沪昆高铁的相继开通,以及在未来两三年内渝黔高铁、成贵高铁同郑贵高铁线路的贯通,将贵州纳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中,如此将贵州与沪、鄂、川、渝、闽、粤、桂等诸省市连成一片,时空距离缩短,大大弱化内陆区域的劣势。
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,贵州与外界的联系更是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,中心与边缘的界限变得模糊。如此,信息互联互通与资本要素流动往来,所以有来自贵州的创业团队负责人说:“在贵州创业,2000公里外市场与2万公里外市场没有区别,贵州也能货通天下。”
这样看来,贵州的区域生态前景可观。贵州省省委书记陈敏尔曾在2014年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,虽然作为内陆地区,贵州“不沿海、不沿江、不沿边,但是近海、近江、近边,近中心城市”,处于南下出海通道的交通枢纽位置,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。
如此,北依成渝经济区,南靠珠三角经济高地,其在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及在与珠三角经济圈的交往中区位优势明显。
打通贵州任督二脉的方法除了交通与互联网外,还包括对内对外开放的大环境。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,与沿海、沿边地区相比开放相对滞后,这就要求进行内陆开放的整体设计,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,依托内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,营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,引进更多的资金和企业,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游客,同时也推动贵州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去。
2016年8月,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
因此,2016年8月,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,指出试验区应坚持开放引领、创新驱动、生态融合、成果共享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,深入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加快发展新经济,培育新动能,改造提升传统动能,着力建设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、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、内陆开放式扶贫试验区,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为内陆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开放发展、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、生态地区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、积累新经验。
此时,贵州正以开放引进生产力、以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、以开放促进发展转型升级,扎根贵州、着眼全国、面向国际。通过构建内陆地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格局,以区域开放的体制增效带动经济的协调发展,推动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新格局。
“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鲜明特色。”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说,一是坚决向党中央看齐,做到中央有部署、贵州有行动。每次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结束后,贵州都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,真正把中央决策部署和改革方案在贵州落实落地。同时,贵州十分注重改革政策的运用,努力在贵州大地释放更多改革红利,取得更大实际成效。
贵州致力于做强大数据、大旅游、大生态三大板块
在方塘智库看来,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、区域生态是贵州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配置,并据此做强大数据、大旅游、大生态三大板块。
2以大数据产业弯道超车
“弯道超车”战略的理论来源之一是赶超理论,19世纪40年代,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弗·李斯特在《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》一书中指出,落后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,关键在于技术赶超,而技术赶超的关键,则在于政府对时机的把握和对经济的强力干预。
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,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注重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才是关键。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部署中,贵州贵安新区被优选出来,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。
贵州正是抓住互联网革命的机遇,引导产业向高端化、高质化、高新化方向发展。贵安新区发展的核心就是要“先行先试”,通过深耕大数据产业,快速提升并发展本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,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,实现弯道超车。
贵安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
首先,在于国家政策支持与地方政府主导。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之一的贵安新区,从白纸一张到如今全国重要的大数据基地,与国家的大力扶持不无关系。2015年,国务院印发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,将大数据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,贵州是其中唯一被国务院提及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践行者的省份,获得工信部的批准以及科技部的同意与支持。
与此同时,贵州省紧抓机遇,凭借高海拔、低气温、低电价等天然优势和财税政策优惠发展大数据产业,如在全国率先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建立“云长”制度。在2017年,《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》中发布了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大数据政府机构,贵州有5家机构榜上有名,分列第一、第二、第四、第五、第七。
其次,技术与企业驱动。按照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,贵州重点培育基础设施、系统平台、云应用平台、增值服务、端产品等五个产业链层级。据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介绍,随着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、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项目等相继落户,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框架迅速搭建,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向这片崭新的“沃土”投来青睐的目光。
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
如此,无论是泰豪集团的数字文化产业园,还是西部智能产业城以及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高端产业,均以数字内容产业为核心,以体验为驱动,以大数据筑基础,以数字文化驱动“云谷”核心板块,使数字文化成为贵安片区的核心引擎。
泰豪集团数字文化产业园
最后,人才是根本。就目前来说,贵州互联网大数据人才远未足够。不过,在互联网时代与大交通时代,人才的流动不再受地域远近的限制,加之毗邻珠三角与长江沿线城市,互联网等高科技人才将会源源不断输入。
如此,作为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的贵安新区,其由大数据产业支撑所获得的成就世所瞩目,成为贵州在2015年、2016年GDP突破万亿的关键角色,并直接促成贵州“弯道超车”这一历史性时刻。
3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重塑
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,贵州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,尤以能源、矿产、生物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最具特色。但作为以丘陵与山地为主的喀斯特地区,贵州生态脆弱,尤其是在过往的经济发展中,严重依赖于第一、二产业,人地矛盾突出,2002年底,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.05公顷,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贵州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
而由于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,长期以来,贵州在向西南、华南源源不断输入能源和原材料的过程中,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。譬如,“江南煤都”六盘水市地处长江、珠江上游,是“两江”的重要生态屏障,但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。
不过,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去产能的大环境下,贵州的经济发展就面临转型升级的需要,去产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生态的负重,却并非长久之计。2016年8月,贵州成为中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,这就需要从根源上转变贵州的经济发展模式。
首先,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革命。在2017年两会上,李克强总理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对生态建设着墨之多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,报告提出,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,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。鉴于贵州生态环境的脆弱,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两手一伸向天向地要资源,那么只有发展绿色产业,依靠新能源、大数据产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等,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走开放型后发赶超之路。
贵州应坚守生态底线
在过去一年,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,呈现天蓝水清地绿的良好生态环境,但还需加大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。比如,素有“林城”之称的贵阳为保护“城市心肺”,正着手将全市范围内三分之一以上国土面积纳入“林地红线保护”区域,以确保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0%。
第二,脱贫攻坚路上的文化旅游。贵州总体上生态良好、环境优美,同时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,极易受到破坏而难以修复。因此,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无烟工业,对环境要求之高,以此成为贵州全域的支柱产业,2016年旅游总收入占据全省GDP三分之一多。
在2016年12月6日,外交部长王毅以“开放的中国:多彩贵州风行天下”为主题的压轴全球推介,指出贵州的山水,这些曾经阻滞这个内陆省份发展的因素,如今成了助推它“弯道超车”的秘诀。贵州俨然已是世界的贵州,并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符号。
第三,异地扶贫搬迁。民生是根本,贫困落后仍然是贵州的主要矛盾,而针对贵州部分山区地偏人远,“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”,在综合考量之下需要通过异地搬迁的办法来重新找到出路,解决好搬迁前后的问题,“扶贫先扶志”,转移就业,扩大“电商+扶贫”以及“旅游+扶贫”等绿色扶贫的影响力,造福一方百姓,造福一方水土。
因此,无论是内陆开放,还是弯道超车中的产业再造与产业重塑,最终都指向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,留得住青山绿水,发展得了经济,并真正让绿水青山发挥效益。
贵州的弯道超车正在路上。
编辑:蒋亦鸿
设计:孙月圆
区域大变革
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年度出品,察区域发展之大势,谋区域转型之战略,策区域发展之道路,关心区域新图景,关注中国大变局。
注:本文作者首发于方塘智库,版权所有,转载请获得授权。授权请联系:
聚焦两会(2):2017扶贫记:难啃而必须啃的“硬骨头丨区域大变革
聚焦两会(3):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的内陆开放和区域作为丨区域大变革
聚焦两会(4): 2017年特色小镇发展趋势研判丨特色小镇的春天
聚焦两会(5):河北变机,一个京畿大省的攻坚突围战丨区域大变革